close
警告:
有想要看電影還沒去看得,記得不要看這篇文章,因為裡面有劇情透露
看過電影的沒什麼想法的,記得不要看這篇文章,因為裡面都在亂亂說
不想看電影的路人甲乙丙,記得不要看這篇文章,因為看了也沒啥作用
它說:
被電視的預告片所吸引著,難得有想要看得電影。習慣真人的舞台演出,對於加工過的效果投射故事鋪陳總是有點興趣缺缺,不是碰到朋友極力推薦之作,或者不小心看到吸引的預告,就是極端無聊的狀態下才可能參與。
《唐山大地震》就是因為預告片的吸引才想一探究竟,電影之中,除了片子開頭沒多久的地震場景以及片尾的主角回歸,中間的節奏走向,是有那麼一點悶。故事是這麼走著:
76年的夏天唐山發生一場大地震,家園崩垮,親人離散,在其中的一個家庭,裡頭的一對龍鳳胎一起埋在大磚板下,父親死了,只剩下母親,大磚板就像蹺蹺板,撬了一頭,另一頭就垮了,救人,只能選擇一個,而媽媽選擇了弟弟,犧牲了姊姊,那個埋在土堆下的姊姊,在飛漫的灰中,留下眼淚…..
電影那頭的眼淚,換得觀眾我的憤怒與不滿,但……如果我是那個媽媽,又該怎麼做選擇?
命運就是這麼奇妙,媽媽抱著搶救中的弟弟去到臨時急救站,而暫時昏迷的姊姊卻被當成死屍放在父親屍體的旁邊,她醒來,默默的走在混亂的救難隊伍中……並在解放軍的一個領養家庭中長大……
姊姊不想回家,不想找回唐山的家人,因為她永遠記得在石瓦礫中那句媽媽說得:「救弟弟!」直到因緣際會她參與了另一場地震的救援醫療團隊,另一個媽媽在搶救自己女兒生命所做的抉擇,哀號的聲音,訴說著搶救生命下選擇的痛心……。於是她開始懂得~~~
我說:
人生有很多選擇,選擇是一種不得不的刪除或者揀選。
老媽子生病後,她常常說,如果當初沒有選擇治療,那現在是不是不用承受治療後的副作用~~~我說,因為你選擇了治療,所以現在可以坐在這跟我閒聊跟抱怨……
讀書也是一種選擇,選擇有前途的沒錢途的,有興趣的,還是賺錢的
生活也是一種選擇,選擇平凡的,還是追求一些欲望的達成
情人也是選擇,選擇愛人的,還是被愛得,或者一個人孤寂
人生的選擇,最沈重的莫過於對於「生命存留」的選擇
大學「臨終關顧」課程裡,討論到對於無意義性的生命盡頭病人的搶救,病人家屬與病人與醫生的立場差異。故事這麼說著,
一個丈夫躺在病床上,沒有心跳沒有呼吸,醫生知道已經沒救了,可是礙於家屬的苦苦哀求,選擇搶救,病人在一次又一次的電極搶救後,吐血、胸骨碎裂,家屬看到結果,後悔選擇搶救。老師說,知道病人沒救了,總要做做樣子給家屬看,讓家屬覺得醫生曾經對這個逝去的生命搶救過,但,意義何在?!
我聽到,朋友告訴我,如果知道她最親愛的媽媽還是會走,就不會讓她做積極的治療,而是讓她開心的度過。我在想,不做治療所承受的苦痛,是否可以小於治療下的痛苦,選擇仍舊困難。
從事保險業,也看了很多選擇,客戶的選擇,選擇幫自己的風險做一個事前的規避,但是手頭要緊縮;還是放棄自己的風險,選擇自己承受,然後把手頭的錢,拿去享樂。對或者錯,沒有一定,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只是,每當看到新聞、報紙、甚至周遭的例子,總是在想,如果當初選擇強迫自己,是不是有可以選擇積極治療的權力,甚至選擇更有尊嚴的活下去,更甚至讓家人更開心的替自己生活下去!!!
我說了!《唐山大地震》給我的感觸,來自於故事中的「選擇」。我看到人的脆弱,我看到生命的可貴,我看到選擇的糾葛與徬徨,我看到當下的可貴。記得多愛愛你身旁的人,記得在每一個選擇當下慎選你的選擇,記得勇敢踏步往前承受選擇後的所有挑戰,當然更重要的要記得,每天開心的活在當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