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有一種淡淡地憂愁(看來惡魔還是不太適合看太多這種片子)
從誤上賊船接觸到入殮師的工作,到家人反對準備辭職,一直至看到社長先生對往生者那種溫柔對待,主角感觸著:「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她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候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是如此美麗。」
這一幕幕的場景就似惡魔剛進到保險業一般,眾多人選的是反對票,如果說,入殮師是做人生終點的功德;那麼保險業務員做的就是人在生時的功德。
日本文化與台灣文化對於往生這件事情,似乎有點不太相同,台灣文化的殯葬禮儀比較多禁忌、忌諱、莊嚴與肅穆。而電影裡(實際狀況不知道是否跟電影一樣)多的是家人與往生者的互動。
電影裡有一幕主角盯著魚逆遊而上的畫面,路人和主角對話:
主角:「讓人覺得很感傷,為了死而努力著。終歸是一死,不那麼辛苦也可以吧。」
路人:「是自然定理吧。它們天生就是這樣。」
惡魔近來有些疑惑,如果有人告訴你,你這輩子都不可能變成有錢人,那麼你還要繼續努力工作下去嗎?!
似乎邏輯和這電影的這個場景有些相似,人終歸一死,何必在生時,這麼辛苦?
有時候,我們會殷殷期盼如果我們有預知的能力,但惡魔卻覺得,有些事,知道未必比不知道來得好!
人真的很矛盾,知道的時候想不知道,不知道的時候又好奇的想知道。
人終歸一死的意義,不在於不要辛苦的過生活,而是在於,對於人生中某些人、事、物,不要掛意、不要在意,這些人都是過客,有些事終會過去,剩下的,仍舊只有我們自己。
就似電影裡火葬師講得:「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到很多人的來來去去,生生死死,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走向那一道門,到達另外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