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15年11月14日
演出地點:華山文創園區
演出劇團:海島演劇
大型汽油桶裡扭曲、掙扎的人,從泥沼、汙漬中緩緩爬出,這是人們在土地中掙扎求生的樣貌。這是開場的序幕,這是「給臺灣的最後一封家書」。
故事是沉重的,一如劇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涵也是沉重,在臺灣這塊土地所留下的諸多足跡亦是沉重。劇情交疊在日治與「現代」,戰爭是這個故事未曾停歇的影像,祖父與同時代的臺灣人為了未知的對象而戰,而「現代」的我們呢?是否能為了自己、為了這塊土地而繼續奮戰?
「戰爭」從實際的場景,轉而成為內心的戰鬥,從實體的槍砲彈藥,殺戮鮮血,轉而變成虛體的意識戰爭,其實,戰爭未曾停歇......
一個古老的故事,重新訴說,音樂、戲劇以及舞蹈所堆疊起的,他想說的故事,是這塊島嶼曾經發生,且持續發生的故事。劇作者想的是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很少人知道的歷史,想要宣洩的是獨自的內心激動,於是,在沉重的氛圍裡,激昂的喊出一句又一句的口號「為了臺灣,你還有勇氣繼續面對下一個戰爭?」
本土議題的劇碼不斷演繹,早些時候接觸的河洛歌子戲便是一例,以最熟悉的劇種來談談這個「愛臺灣」的議題,較明顯的從「臺灣,我的母親」講先民渡台的歷程、「彼岸花」談臺灣族群的鬥爭,到後期的「東寧王國」、「竹塹林占梅」、「風起雲湧鄭成功」等,劇團鮮明的「愛臺灣」意識頻頻出現在劇目中,對於當時的觀眾我來講,口號式不斷重複的內容會使人疲乏。所以當人們探討戲劇的歷史真實性以及戲劇背後的政治性,我一概不談,不是「害怕」政治,不是意圖躲避「本土性」,而是就這兩個觀點去切入任何一個觀眾都看得出來的戲劇意識時,也就了無新意。我絕對相信戲劇的存在與價值,除了藏有劇作者的目的想法,還有觀眾最直接深刻的感受,文學裡的「作者已死」,在這也應可套用才是。
以此來看「給臺灣的最後一封家書」亦是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主題性過於強烈,劇作者想講的太多,真的講出來的也很多,多到……觀眾無話可說,無話可說的背後意涵是話都被劇作者講完了,想像空間沒了,延續的感受也沒辦法產生,如果要寫感想,或許只能寫上「臺灣」或「戰爭」或「真相」二字,在「臺灣」上的故事講了這麼多年,真正的歷史或者對土地的感受,也許應該換個角度來談談這個議題,給觀眾的回味性可能會更強些。十年前開始接觸戲劇演出,金枝演社的「祭特洛伊」就是在談論「臺灣」這個議題上,我最喜歡的處理方式,直至今日,仍意猶未盡。
另外,該劇採「環形劇場」做為一個表演進行的方式,也許因為舞台與觀眾的距離過近,加以四面環繞,舞台呈現口字型,觀眾必須隨著演員的出現而轉動座位的方向,導演在演出後小座談提到舞台的設定方式是想要讓幕與幕間的串聯是一個連貫性的狀態,但也許是因為前面所提的因素(唉〜劇場設計真的不是很懂)導致觀眾的情緒中斷。劇作者所鋪陳的諸多情緒,通通因為舞台的關係,而中斷,甚是可惜。
「寫批,批是有感情的」
戰爭的混沌,情感的糾葛,人性的掙扎,歷史的真相,土地的感受,「批」寫的是劇作者內心最深刻的想法,寫的是他對這塊土地的認同。
這是劇作者用戲劇的方式寫「給臺灣的最後一封家書」
做為觀眾的我期盼的是「戲劇」應如一壺「好茶」,能回沖,能回味,能想念。
留言列表